热门文档
- 2023-10-28 08:02:39 一种液冷一体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_潘明俊
- 2025-03-25 17:34:29 【推荐】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趋势报告:关键法律问题-英文版-28页
- 2024-02-04 09:01:48 2023年各省市双碳政策汇总
- 2024-05-16 17:07:11 【Excel计算表】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模型
- 2023-10-28 07:56:41 液冷将成储能装置核心冷却方式
- 2024-02-03 14:35:00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_T)研究新进展_王君
- 2024-05-24 15:35:05 203060双碳文库更新文件240524
- 2024-06-08 14:51:19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钢铁(征求意见稿)
- 2023-11-02 14:34:29 讲义13丨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 2024-05-16 17:18:12 【PPT】中储国能张栩:压缩空气储能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4-05-28 12:53:37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与高效设计
- 2023-11-10 08:32:58 世界银行-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变化与残疾人包容(英)-2023.10-39页

1、本文档共计 6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7月8日,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提高建筑用能电气化水平。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低碳化,在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学校、医院、酒店、写字楼、大型商超、城市综合体等大型公共建筑领域开展电气化改造,鼓励采用电气化方式采暖制冷。开展电网友好型建筑示范,推动智能微电网、“光储直柔”、蓄冷蓄热、负荷灵活调节等技术应用,优先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主动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提高建筑用能柔性。详情如下: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的通知省直有关单位,各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现将《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年7月2日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一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4)1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4)20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节约优先、问题导向、系统观念,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持续提高建筑领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加快提升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到2025年,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建筑用能中电力消费占比超过55%,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十四五”累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400万平方米,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积极进展。到2027年,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持续推进,建筑用能结构更加优化,建成一批绿色低碳高品质建筑,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显著成效。二、重点任务(一)严格新建建筑节能降碳要求1.优化新建建筑节能降碳设计。优先考虑自然采光、通风、遮阳、隔热设计,采用高效节能低碳设备,持续提升建筑墙体、屋顶、门窗等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结构安全和防火性能,推动公共建筑和具备条件的居住建筑配置能源管理系统。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方责任,重点把好设计审查关、施工过程关和项目验收关,强化年运行能耗1000吨标准煤(或电耗500万千瓦时)及以上建筑项目节能审查,严格执行建筑节能降碳强制性标准。(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机关事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提升新建建筑星级建筑比例。建立健全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制度,在建筑面积三千平方米以上的政府投资或者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建筑面积二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以及位于生态敏感区、核心景观片区及区位优势明显、具有突出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项目中,落实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在超高层建筑项目中,落实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要求。鼓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按照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建筑标准建设。(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机关事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加大既有建筑节能降碳力度3.推进城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组织能效诊断,全面开展城镇既有建筑摸底调查,建立省建筑节能降碳改造数据库和项目储备库。制定既有建筑年度改造计划,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危旧房改造等工作统筹推进节能改造。结合房屋安全情况,因地制宜确定空调、照明、电梯等重点用能设备和外墙保温、门窗改造等重点内容。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部分的能效应达到现行标准规定,未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