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5-03-25 17:34:29 【推荐】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趋势报告:关键法律问题-英文版-28页
- 2023-10-28 08:02:39 一种液冷一体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_潘明俊
- 2024-02-04 09:01:48 2023年各省市双碳政策汇总
- 2024-05-16 17:07:11 【Excel计算表】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模型
- 2023-10-28 07:56:41 液冷将成储能装置核心冷却方式
- 2024-02-03 14:35:00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_T)研究新进展_王君
- 2024-05-24 15:35:05 203060双碳文库更新文件240524
- 2023-11-02 14:34:29 讲义13丨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 2024-05-28 12:53:37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与高效设计
- 2023-11-10 08:32:58 世界银行-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变化与残疾人包容(英)-2023.10-39页
- 2024-05-16 17:18:12 【PPT】中储国能张栩:压缩空气储能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4-06-08 14:51:19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钢铁(征求意见稿)

1、本文档共计 14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11月6日,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浙江省省级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浙江省省级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标体系分为工业和服务业两大类,其中工业主导型零碳园区中,工业产业增加值应占园区增加值60%以上:服务业主导型零碳园区中,服务业增加值应占园区增加值60%以上。详情如下:公开征求《浙江省省级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建设零碳园区的工作要求,省发展改革委起草了《渐江省省级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南(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2025年11月6日至11月13日。如有意见建议,请以电子邮件、邮寄信函等方式反馈至省发展改革委环资处。联系人:高轶:联系电话:0571-87069530:电子邮件:gaoyizdpi(@163.com:邮寄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省府路8号:邮编:310025。企事业单位反馈意见,请注明单位名称、组织代码、联系人、联系方式。个人反馈意见,请注明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附件:浙江省省级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南(征求意见稿)浙江省省级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南(征求意见稿)一、基本要求(一)省级零碳园区建设主体为列入《浙江省开发区(园区)名单(2021年版)》名单的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园区),视情可拓展至近年来新建设的、由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批复的新兴产业园区或高新技术园区。(二)省级零碳园区建设范围可为园区整体,也可为“园中园”。以“园中园”形式申报的,需有明确的四至边界,建设和管理由所在园区管理机构或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三)在能耗和碳排放统计、核算、计量、监测等方面具备一定基础。(四)3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环境事故,或其他社会不良影响事件。二、建设标准省级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标体系分为工业和服务业两大类,其中工业主导型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标体系见表1,由6类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构成:服务业主导型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标体系见表2,由5类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构成。核心指标是省级零碳园区建设必须达到的目标,达不到核心指标要求的园区,原则上不得申请命名:其余一级指标在省级零碳园区建设中发挥路径引导作用,同时也作为省级零碳园区命名的参考指标。表1浙江省工业主导型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标体系(试行)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零碳园区目标要求≤0.4(园区年综合能源消费量需大于1核心指标单位能耗碳排放等于10万吨标准煤)2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能源供给零碳%≥903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比例%≥40园区企业产出产品单位达到二级能耗限额标准以上或优于行能耗能效引领减碳业平均20%以上工业余热/余冷/余压综合利用率%市级及以上绿色(低6%碳)工厂占比7产业发展低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0%≥90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959园区清洁运输比例%≥80园区内超低能耗、近零10基础设施降碳能耗、高星级绿色建筑平方米≥30000面积新建建筑屋面光伏覆盖比例%≥5012碳排放智慧管理平台建立13运营管理控碳碳计量体系建设建立注:工业主导型零碳园区中,工业产业增加值应占园区增加值60%以上。表2浙江省服务业主导型零碳园区建设标准指标体系(试行)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零碳园区目标要求≤0.4(园区年综合能源消费量需大于1核心指标单位能耗碳排放等于1万吨标准煤)清洁能源消费占比%≥95能源供给零碳绿色电力直接供应3比例%停车场新能源补能4设施配置率%交通设施低碳园区公共服务新能5源汽车占比≥80园区内新建民用建6筑高星级绿色建筑%≥40建筑节能降碳占比新建建筑屋面光伏7覆盖比例%≥50碳排放智慧管理平8运营管理控碳建立台注:服务业主导型零碳园区中,服务业增加值应占园区增加值60%以上。三、组织实施有意向、有条件的园区,可对照上述建设要求和标准,并根据附件指标说明和省级零碳园区建设方案编制大纲(文件正式印发时发布),编制省级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向各市发展改革委申报,各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级经信、能源部门,遴选不超过3家报省发展改革委,省发展改革委会省经信厅、省能源局择优确定20家左右园区进行建设。实施期间,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加强工作指导,并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两重”、“两新”等中央资金,以及循环经济等省级财政专项加强对零碳园区工作支持。建设期满后,经自评估符合省级零碳建设标准的园区,可向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能源局提出省级零碳园区评价命名申请,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综合评价的园区正式命名为省级零碳园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