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3-10-28 08:02:39 一种液冷一体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_潘明俊
- 2024-02-04 09:01:48 2023年各省市双碳政策汇总
- 2023-10-28 07:56:41 液冷将成储能装置核心冷却方式
- 2024-05-16 17:07:11 【Excel计算表】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模型
- 2024-02-03 14:35:00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_T)研究新进展_王君
- 2024-06-08 14:51:19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钢铁(征求意见稿)
- 2024-05-24 15:35:05 203060双碳文库更新文件240524
- 2024-05-28 12:53:37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与高效设计
- 2023-11-02 14:34:29 讲义13丨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 2024-05-16 17:18:12 【PPT】中储国能张栩:压缩空气储能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3-11-10 08:32:58 世界银行-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变化与残疾人包容(英)-2023.10-39页
- 2024-05-10 10:30:30 B.12_基于安全测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价

1、本文档共计 9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第43卷第1期热带地理ol.43,No.12023年1月TROPICAL GEOGRAPHYJan.,2023单国铭,张靖凡,周金戈,卢哲,王法明.2023.广东省红树林土壤碳储量及固碳潜力研究.热带地理,43(1):23-30Qin Guoming.Zhang Jingfan,Zhou Jinge,Lu Zhe,and Wang Faming.2023.Soil Carbon Stock and Potential Carbon Storage inthe Mangrove Forests of Guangdong.Tropical Geography,43(1):23-30.广东省红树林土壤碳储量及固碳潜力研究覃国铭2,张靖凡23,周金戈2,卢哲2,王法明2(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小良热带海岸带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广州510650:2.华南国家植物园,广州510650: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摘要:利用文献收集和数据整合的方法,对广东省不同红树林群落和地区的碳储量及碳埋藏速率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发现,广东省红树林的面积为9106.21hm2,土壤碳储量为1542.02GgC,土壤碳密度为0.23GgC/0.27和0.23 Gg C/hm2,而秋茄(Kandelia cande)群落土壤碳密度最低,仅为0.13 Gg C/hm2。广东13个沿海地市的红树林土壤碳储量按大小顺序为湛江(894.5GgC)>阳江(195.4GgC)>江门(97.7GgC)>珠海(91.0GgC)>茂名(59.6GgC)>汕头(51.4GgC)>中山(49.2GgC)>惠州(36.1GgC)>≥广州(35.1GgC)>深圳(18.3GgC)>汕尾(10.8GgC)>东莞(2.8GgC)>潮州(0.11GgC)。基于p%测年法,广东省各地区红树林的平均沉积速率为13.5mma,淇澳岛的沉积速率最高,为31.5mm/a;其次是镇海湾16.5mm/a,深圳福田15.9mma;雷州湾的沉积速率最低,仅为7.3mm/a。碳埋藏能力方面,广东省碳埋藏能力约为19.72GgCa,其中雷州半岛的碳埋藏能力最高为6.05GgC/a,而深圳福田的碳埋藏能力最低,仅为0.66GgCa。综上,目前广东省红树林碳储量相对较低,但具有较高的固碳潜力,加强对当地红树林的保护和重建,将有助于充分发挥红树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关键词:红树林;蓝碳;碳密度碳储量;广东省中图分类号:S71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5221(202301-0023-08DO:10.13284.cmki.rddl.003606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D):回哈二氧化碳(CO)浓度上升导致的气候变化,被所占面积不足海洋总面积的2%,但其碳埋藏速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目前,为了率是成熟热带森林的几十倍(Duarte et al.,2005: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减排王法明等,2021)。增汇,即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增加碳的储量红树林作为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主要滨(Pan et al.,2011)。多数关于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的项海植被,其固碳速率达到194gCma,高于盐沼目,都是基于对陆地森林生态的恢复以及增加农田(168gCm1a)和海草床(140gCma),是“蓝生态系统的碳储量(Smith et al.,2008,Agrawal et碳”碳汇的主要贡献者(Wang et al.,2021)。红树al,2011)。随着对海洋生态系统碳价值认识的深林除了具有较高的碳埋藏速率,还提供着重要的生化,“蓝碳”逐渐受到学界的关注(Wang et al.,态系统服务功能。沿着中国的亚热带和热带海岸2021)。“蓝碳”一般指生长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线,红树林主要在其中扮演抗风消浪、固岸护堤、的红树林、海草和盐沼湿地所固定下来的碳(D-净化环境等重要角色,而且还是鱼类、螃蟹和其他arte et al.,2005;,Pendleton et al..,2012)。尽管滨海植生物的栖息地(王法明等,2021)。开展红树林碳收稿日期:2022-10-08:修回日期:2022-11-14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厅野外台站支撑项目(2018B030324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106209):中科院基础研究青年团队项目(YSBR-037)作者简介:覃国铭(1994一),男,广西饮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湿地生态学,(E-mai)gmqin@scbg.ac.cn;通信作者:王法明(1986一),男,山东临沂人,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湿地生态学,(E-mail)wangfm@scbg.ac.cn。(C)1994-202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24热带地理43卷储量研究,对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科学恢复红树林均有红树林分布(陈远生等,2001)。截止到2015湿地系统、建设低碳城市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年底,广东省一共建立了12个保护区,分别是湛江中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红树林保护区、内伶仃福田、淇澳担杆岛、惠东红建和台湾等省份(Li et al.,1997),红树林面积在近树林、电白红树林、程村豪光红树林、平冈红树林些年来变化较大。以广东省为例,在历史上,该省湿地、岗列对岸三角洲、茂港红树林、苍头红树份红树林面积在所有省份中占比最高,且其面积曾林、恩平红树林和镇海湾红树林。这些保护区在广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一半以上(Chen et al.,2017)。东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受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1.2数据来源响,广东省红树林面积从1985年(9305hm2)开始根据“红树林”“广东省”“有机碳”“碳储量”下降,到2005年,面积仅为6793hm2;近年来,和“沉积速率”等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随着政府出台湿地保护相关政策,广东省红树林的Google Scholar和中国知网对已发表的期刊文章和面积在2020年恢复至10651.3hm2(广东省统计局,科学报告进行检索,共获得24篇符合要求的文献。2020)。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从这些文献中,分别获取树种、土壤有机碳浓度和红树林造林活动。20世纪90年代后,生长速度快碳储量等指标。对于部分仅对土壤表层有机碳进行的外来树种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la1a)逐渐取测定的文献,用表层的数据外推至整个土壤剖面代本地树种,如秋茄(Kandelia candel),成为红树(0~100cm)进行统计。林人工恢复的主要树种(Chen et al,.2009;Ren et1.3各地级市红树林面积的获取al.,2009)。据此,广东主要常见的红树植物为红海结合现场踏查红树林数据和谷歌地图(Google揽(Rhizophora stylosa)、白骨壤(Avicennia mari--earth)上的高清影像,利用目视解译的方法,对各na)、桐花树(Aegiceras comiculatum)、海漆(Ex地级市的红树林范围进行区划,最终在谷歌地图引coecaria agallocha)、秋茄(K.candel)、木榄擎(Google Earth Engine)上对各地级市内红树林(Bruguiera gymnorrhiza)、海莲果(Bruguiera sex-angula)、无瓣海桑(S.apelata)、海桑(S.caseo-所占面积进行计算。laris)、对叶榄李(Laguncularia racemosa)等(廖2结果与分析宝文等,2014)。尽管广东省在沿海区域造林取得一定的成绩,2.1广东省不同红树林群落土壤碳含量及碳密度但仍存在造林树种单一、存活率相对较低等问题。对广东省不同红树林群落的有机碳含量、土壤目前,尚未见关于该省份较完整的土壤碳储量和固容重和碳密度进行统计(表1)。广东省红树林土壤碳潜力研究。因此,本文通过文献收集和数据整合有机碳的含量均值为2.24%,本地的红树林群落的的方法,对广东沿海红树林碳分布格局进行调查,土壤有机碳含量大部分显著高于外来红树林,其含分析其红树林碳储量特征,以期为该地区未来造林量由大到小分别为:红海榄>木榄>秋茄>桐花>工作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为红树林的保育和管理本地树种混交>无瓣海桑>白骨壤>外来树种混提供科学参考。交。不同群落间红树林群落容重差异较大,其中白骨壤群落容重最大,为1.04gcm3,而秋茄群落的1材料与方法土壤容重最小,仅为0.78g/cm3。1.1研究地概况广东省不同红树林群落土壤碳密度变化范围为广东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区域,主要与香港、0.12~0.28 Gg C/hm2,不同红树林群落植被的碳密度澳门、江西、湖南、广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从大到小为:红海榄>木榄>外来树种混交>白骨相望。面积约为18万km2,其中海岸线长4114km,壤=桐花>无瓣海桑>本地树种混交>秋茄。为中国最长的海岸线;全省海岸带面积约为0.82万2.2广东省不同地区红树林土壤碳密度及碳储量hm2,约占全国湿地面积的一半,主要分布在汕头经过调查发现,广东省现有的红树林面积为等14个地级市(国家林业局,2014)。广东省是中9106.21hm2,主要分布在潮州、东莞、广州、惠国红树林现存面积最大的省份,红树林主要呈间断州、江门、茂名、汕头、汕尾、深圳、阳江、湛性小片分布,从南边徐闻县五里,到北边饶平海山江、中山和珠海13个地区。(C)1994-202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