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3-10-28 08:02:39 一种液冷一体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_潘明俊
- 2024-02-04 09:01:48 2023年各省市双碳政策汇总
- 2023-10-28 07:56:41 液冷将成储能装置核心冷却方式
- 2024-05-16 17:07:11 【Excel计算表】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模型
- 2024-02-03 14:35:00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_T)研究新进展_王君
- 2024-06-08 14:51:19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钢铁(征求意见稿)
- 2024-05-24 15:35:05 203060双碳文库更新文件240524
- 2024-05-28 12:53:37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与高效设计
- 2023-11-02 14:34:29 讲义13丨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 2024-05-16 17:18:12 【PPT】中储国能张栩:压缩空气储能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3-11-10 08:32:58 世界银行-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变化与残疾人包容(英)-2023.10-39页
- 2024-05-10 10:30:30 B.12_基于安全测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价

1、本文档共计 12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FOUNDER SECURITIES正在你身边行业研究2025.03.06环保行业专题报告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政府工作报告首提零碳工厂、再生材料方正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分析师核心观点:郑豪登记编号:$12205220400032024年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着,绿色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2024年,我国李倩登记编号:S1220524080001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W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7%,优良天数比例上升至87.2%,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至90.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3%,行业评级:推荐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规模达3.7亿千瓦,为“十四五”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奠行业信息定坚实基础。政策层面,政府通过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等举措,推动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接近上市公司总家数15540%,并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活跃度显著提总股本(亿股)1,549.13升。重点领域如荒漠化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持续推进,土地沙化面积实销售收入(亿元)5,318.92现“双缩减”,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协同性进一步增强,为2025年全利润总额(亿元)1.101.12面绿色转型提供了扎实的实践支撑。行业平均PE12.77能源转型与清洁化进程加速,新能源装机需求持续扩容。2025年政府工作平均股价(元)11.73报告明确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的目标,较2024年目标进一步强化。报告首次将“发展海上风电”纳入重点,并强调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统筹就地消纳与外送通道建设,为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行业相对指数表现机需求提供长期增长动力。同时,煤电低碳化改造试点示范的启动,将推动火电行业向灵活性调峰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转型,助力传统能源清洁化。在储能技术突破与电网消纳能力提升的背景下,风光储一体化项0%目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有望成为核心方向,建议关注“三北”地区大型基地与沿海海上风电项目相关产业链机会。污染防治深化与循环经济蜘起,因废资源化及生态修复潜力释放。报告首次提出“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并明确“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政策催化下垃圾分类、废钢/有色金属回收等循环经济领域有望迎来增长。同时,“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的推进与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完善,将进一步驱动荒漠化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等生态工程需求扩张。固废处理龙头企业、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及生态修复技术服务商将直接受益相关研究于“无废城市”建设与碳汇资产价值实现机遇。此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深化,将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为环保产业注入新动能。双碳制度持续完善,碳资产及绿色金融成长期主线。全国碳市场扩容至钢铁、电解铝等行业,叠加零碳园区、零碳工厂试点建设,碳足迹管理、碳核算体系构建需求显著提升,第三方服务机构迎来发展机遇。同时提示关注配额分配给企业财务端产生的影响。报告首次提出“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绿色金融政策的持续完善,包括财税支持与市场化机制创新,将进一步推动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助力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建设。建议关注零碳园区建设给环保检测设备带来的增量市场以及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低碳技术企业,把握碳市场扩容与机制联动的长期红利。全球碳市场机制建立为中国碳资产出海提供窗口,绿电认证、CCUS技术输出或成新增长点,建议关注碳足迹互认及碳成本给出海型企业带来的影响。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环保财政投入力度不及预期;ESG发展不及预期。敬请关注文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口方正证券FOUNDER SECURITIES正在你身边环保行业专题报告正文目录12024年回顾..422025年方向.52.1历年内容对比…52.2能源转型:能耗控制日标提升,首提海上风电…2.3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制定固废治理计划,完善生态保护补偿与价值实现机制.·92.4低碳经济:绿色低碳经济升级加码,再生材料迎政策催化…993投资建议.104风险提示.102敬请关注文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