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3-10-28 08:02:39 一种液冷一体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_潘明俊
- 2024-02-04 09:01:48 2023年各省市双碳政策汇总
- 2023-10-28 07:56:41 液冷将成储能装置核心冷却方式
- 2024-05-16 17:07:11 【Excel计算表】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模型
- 2024-02-03 14:35:00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_T)研究新进展_王君
- 2024-06-08 14:51:19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钢铁(征求意见稿)
- 2024-05-24 15:35:05 203060双碳文库更新文件240524
- 2024-05-28 12:53:37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与高效设计
- 2023-11-02 14:34:29 讲义13丨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 2023-11-10 08:32:58 世界银行-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变化与残疾人包容(英)-2023.10-39页
- 2024-05-16 17:18:12 【PPT】中储国能张栩:压缩空气储能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4-05-10 10:30:30 B.12_基于安全测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价

1、本文档共计 9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English Version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网站首页关于我们研究成果中财绿金指数信息专报1GF年报|2024中国碳市场年报发布时间:2025-01-152024年,中国全国碳市场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重要法规政策文件的出台使市场制度甚础进一步扎实和完善,第三个覆约周期配额分配和清数制度进一步优化,市场扩容工作取得属目进展、首轮扩客进程正式开启,市场数据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数据基础进一步巩固提升,因配额覆约清做制度由"两年一次”改为“一年一次”后控排企业年内履约清缴配额总量降低,2024年全国碳市场交易量同比小幅下跌,达1.89亿吨,但多种因素推动年内碳价显著上涨至100元/吨左右,使2024年市场成交额同比大涨25.4%,达181.14亿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交易市场)在2024年正式在北京启动,首批四个方法学下已有超40个新CCER项目挂网公示,市场交易规贝则进一步完善,市场建设稳中向好推进.2024年我国尚无新签发CCER交易,市场交易仍集中于2017年3月前签发的“旧“CCER.根据公开数据整理计算,本年度CCER成交量超1959万吨,同比上涨29%。因存量CCER供给继续减少,年内CCER预期价格大幅上升,进入第四季度基本与全国碳配额价格持平,在100元/吨左右震荡。地方试点碳市场在2024年整体成交量达6684万吨,同比小幅下跌约4.7%,各试点碳市场成交量和成交价延证续分化走势,湖北、上海、天津的成交量较2023年有较大提升,上海、北京、重庆的成交均价保持上升。2024年,多个地方试点碳市场也在交易制度创新、市场扩容、配领分配与市场稳定制度、跨市场间衔接机制健设上进行了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年回顾(一)政策:优化和扩大碳市场建设取得显著突破1.市场制度基础进一步扎实和完善2024年1月,国务院正式领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和监管制度,成为指导中国碳市场运行管理的法律依据.《条例》已于202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市场监管部门和参与主体的职责分工、数据管理到度、交易制度等方面的要求更加明确,对违法行为的惩罚措施更加严格,同时在制度设计上保持弹性,为未来全国碳市场扩容、与国家核证自愿减排(CCER)市场协同发展、与绿电等机制衔接以及国际交流等留出空间,《条例》领布后,全团碳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形成了由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等共同组成的多层级制度体系,为碳市场更成熟和健康发展打下了制度基础。2024年7月,党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明确了构建键全的强制与自愿碳市场交易制度是推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环节,在顶层制度设计层面为我国碳市场长期稳定向好发展树垃了良好预期。同月,国务院出台《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为我国碳排放双控体系建设划定了重点领域并制定了短、中、长期三阶段的重点任务,也形成了碳市场未来制度体系建设的方向和指引。同时,《工作方案》对电力、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提出了更严格的碳排放双控要求,有助于激相关领域企业更好进行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准备工作,2.碳市场扩容工作取得照目进展2024年全国碳市场扩容工作吸得突破性进展,生态环境部发布了针对水泥、钢铁、电解铝三大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工作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市场首次扩容在即,覆盖显室气体排放量、交易主体多元性等影响市场发展重要因素将显苦提升。024年9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璃)》(简称《工作方案》),计划分阶段将水泥、钢铁,电解招三个高排放行业纳入全回碳市场。覆盖新增约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新增碳排放量约30亿吨,使市场总覆盖量达到全回排放总量的60%。根据《工作方案》,三行业的配额分配将采用基准法与历史排放法相结合的机制,初期以免费分配为主,同时强化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MV)体系建设,确保碳市场运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工作方案》的发布标志着全国碳市场正式进入新一阶段的建设,从电力行业向更多工业领域延伸,有助于促进提升高排放行业排能力,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流动性和运行效率,推动全国碳市场继续向好发展。2024年9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水泥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水泥行业》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铝怡炼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铝冶炼行业》4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技术规范。此批文件的发布对历史印发的相关指南进行了优化完善,对于统筹强化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助力新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形成了关键支撑。2024年12月,生态环境部功公厅进一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钢铁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钢铁行业》意见的通知。提出了钢铁行业碳排放核算、报告以及核查的基本要球,对于完善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前的基本制度安排构建了基础,目前仍有待正式德的完善与发布。3.配额分配机制进一步优化2024年7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简称《分配方案》)意见的通知。《分配方案》在保留此前2021、2022年方案中配额免费分配、不对配额总量进行约束、采用基线法分配方式等主要框架的基础上,对管控范围、厦约年度、配额核定、修正系数、配领清徵和结转规则等进行了优化调整,最主要调整包括:配额圆约由两年度合并履约调整为分年度约。将配领最大可结转量与企业净卖出量挂钩。取消配额预支机制。全国碳市场前两个履约周期的交易存在明显的“潮汐“现象,即履约截止期前后交易量陡增,平日交易量不足,叠加部分控排企业“惜售“,导致市场活跃度低新发布的《分配方案》就相关问题做出了针对性调整,有助于在短中期内提升市场交易活跃度,促进更有效和稳定的碳价格信号形成。4.碳市场数据基础进一步巩固提升在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的工作安排下,我国特续强化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巩固优化碳市场数据基础。2024年10月,由国家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其中提出要完善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机制,依托包括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内的市场数岳,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同时针对全国碳市场钠入行业的碳排放核算,要深化数据质量管理,建立数据共享和联合监管机割,加强对重点行业核算工作的基础支撑。除此之外,2024年内,各部门还强化了对于产品碳足迹核算的政策要求。发布了2021以及2022年度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等。在系统化的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的支持下,碳排放相关数据的透明度和准确性有望进一步提升,为全国碳市场数据基础建设提供保障,(二)量:履约政策仍是主要驱动因素,其他因素支撑力量开始显现截至2024年底,全国碳市场CE八累计成交量达6.30亿吨,累计成交额达430.32亿元。市场运行整体平稳有序,交易持续活跃,碳价不断上升,市场容量持续扩大。经过逾三年运行,全国碳市场基本利完成市场建设初期的深索阶段,市场制度、配额分配、交易流程、执法检查等关键环节法规不断完善,为市场进一步向好发展打下了基础。控排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持续提升,排放监测与核算的自动化程度不断上升,碳排放报告的规范性、准确性,时效性也不断增强。市场主体参与交易的活跃度与成熟度持续提升,市场价格发现机制的功能不断改善,以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为代表的碳金融产品开始形成一定规模,相关产品的规则他不断改进。市场对控排企业的减排促进效果明显,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2023年全国火电碳排放强度较2018年下降2.38%,电力碳排放强度下降8.78%。2024年,CEA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为1.89亿吨和181.14亿元,分别较2023年下跌约11%和上张25.4%。CEA成交量同比下降主要受厘约清缴制度变更因素影响。2024年7月生态环境部印发《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将此前两年一次履约周期优化为一年一次福约周期,并在2024年10月印发的《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确定了新履的周期规定,相关制度变吏降低了控排企业2024年因履约义务产生的配额交易需求。另一方面,2024年全国碳市场利好政策密集出台,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2025年纳入全国碳市场预期上升,预期2025年市场规模将大幅扩大,在该预期指引下,参与市场交易的控排企业交易需求上升,在部分对冲因履约制度改变导致的履约需求下降的同时,带动市场换手率和碳价均较2023年有较大框度上升,推动2024年市场成交领同比大张25.4%.表1:2021-2023全国碳市场年度成交情况数据来源: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回碳排放权市场的交易中,挂牌协议成交量为3702.7万吨.成交额为36.31亿元,分别占CEA年成交总量与总额的19.6%和20%,占比较2023年的16.5%与17.8%均有显著上升。其中,年内挂脚协议成交均价为98.06元/吨,较2023年的73.42元/吨大幅上张33.6%:此类型交易年终收盘价为97.49元/吨,较上年度最后一交易日收盘价上涨22.75%.2024年CEA大宗协议成交量为1.52亿吨、成交额为144.82亿元,分别占市场年成交总量与成交总就的80.4%和80%,占比较2023年的83.5%和82.2%略有下降。虽然2024年全回碳市场仍延续市场成立以来大宗协议交易为主、挂牌协议交易为辅的市场结构,但挂牌协议占比持续上升,显示市场结构也在不断优化.7图1:全国碳市场2024年月度交易量(单位:万吨)数据来源: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年内成交量方面,2024年全国碳市场共运行242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量达7795万吨,较2023年同比小幅下降约11%。市场交易仍呈现出较显苦的“朝汐”现象,市场交易集中度仍偏高。履约仍是驱动市场交易的最主要因素,大量交易仍集中在覆约截止前三个月,市场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成交量占全年成交总量比重高达79,2%,尽管如此,2024年全国碳市场的交易分布较2023年仍有较大改善,上半年交易占全年成交量比重达11.7%,较2023年同期的3.8%大幅上升近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