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双碳基础知识碳达峰碳中和其他报告文献【干货03】能耗双控的几个常见问题
双碳文库

文档

1787

关注

0

好评

0
PDF

【干货03】能耗双控的几个常见问题

阅读 915 下载 627 大小 581.48K 总页数 8 页 2024-02-27 分享
价格:¥ 4.99
下载文档
/ 8
全屏查看
【干货03】能耗双控的几个常见问题
还有 8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8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天风证券宏观报告」宏观点评TF SECURITIES宏观证券研究报告2021年09月28日能耗双控的几个常见问题作者尽管市场对今年旺季可能大范围限电已有一定预期,但近期限电限产的范围和进展依然引发了关注。分析师SAC执业证书编号:我们通过问答的形试分析以下问题:能耗双控是今年才开始的吗?能耗S1110517090003双控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今年更严格?近期各地限电是因为能耗双控songxuetao@tfzq.com吗?缺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经济下行,但是用电需求旺盛?双联系人guoweiwei@tfzq.com风险提示:国内疫情防控压力超预期;政策倾斜力度不及预期;政策推相关报告进时点慢于预期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天风证券一问:能韩双控是今年才开始的吗?我国能耗目标发挥约束作用的历史始于“十一五”时期。“十一五”期间,国务院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写入发展规划纲要,最终我国以年均6.7%的能耗增速支持了年均11.3%的GDP增长,单位GDP能耗降低了19.1%,基本完成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在单位GDP能耗降低继续发挥约束性作用的同时,国家首提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要求,但未制定具体总量控制目标。“十三五”期间,国家不仅提出了单位GDP能耗比2015年降低15的能耗强度目标,还对能源消费总量设定了50亿吨标准煤的目标上限。“十四五”期间,国家继续推进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被列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2021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3.5%被写入十四五规划。9月11日《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出台,标志着中央将进一步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时期目标完成情况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19.1%,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十一五物排放总量减少10%减少14.29%,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2.45%以年均3.6%的能耗增速支持全国单位GDP能耗较2010年下降16%,十二五了年均7.9%的GDP增长,单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位GDP能耗降低了18.4%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了50亿单位GDP能耗比2015年降低15%,能源吨标准煤以内,但单位GDP十三五消费总量要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能耗仅降低13.2%,未完成目标任务总目标是全国单位GDP能耗降低13.5%,十四五2021年目标是单位GDP能耗降低3%左右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北极星环保网,天风证券研究所二问:能韩双控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今年更严格?能耗双控制度是为了倒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升级。9月11日出台的《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明确指出,要将能源要素优先保障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同时提出要鼓励地方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如果地方超额完成激励性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超出的消纳量不纳入总量考核。在《方案》的指引下,我国的能源要素将向单位能耗产出效益高的产业和项目聚集,能源结构也有望加速调整。今年能耗双控的工作目标是单位GDP能耗降低3%左右,2018年和2019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分别比上年降低了3.1%和2.6%,政策没有显著加码。近期双控动作频发的原因是上半年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等19个省(区、市)能耗强度不降反升或降低率不达标,地方为了完成全年能耗双控目标加强了对高耗能产业的管控。三问:近期各地限电是因为能韩双控吗?限电和双控是两回事,但彼此有关联。近期地方限电动作不断,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双控限产采用了限电的方式,另一种是电网负荷过大被迫拉闸限电。能耗双控的手段主要是限制产量,例如9月云南加强了对钢铁、水泥、黄磷、绿色铝、工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