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3-10-28 08:02:39 一种液冷一体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_潘明俊
- 2024-02-04 09:01:48 2023年各省市双碳政策汇总
- 2023-10-28 07:56:41 液冷将成储能装置核心冷却方式
- 2024-05-16 17:07:11 【Excel计算表】工商业储能峰谷套利模型
- 2024-02-03 14:35:00 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BIPV_T)研究新进展_王君
- 2024-06-08 14:51:19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 钢铁(征求意见稿)
- 2024-05-24 15:35:05 203060双碳文库更新文件240524
- 2024-05-28 12:53:37 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与高效设计
- 2023-11-02 14:34:29 讲义13丨中国独立焦化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 2023-11-10 08:32:58 世界银行-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变化与残疾人包容(英)-2023.10-39页
- 2024-05-16 17:18:12 【PPT】中储国能张栩:压缩空气储能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 2024-05-10 10:30:30 B.12_基于安全测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评价

1、本文档共计 9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5、有任何问题,文件需求请联系WX:baomafenxiang520
中共青鸟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No.2,2015山东旅游业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估算研究'纪培玲1齐洪利2(1.2.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摘要]通过运用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估算了山东省2010一2013年间旅游业直接能源消耗和C02排放量。从结果看:该省旅游能耗和碳排放主要集中在旅游交通、酒店住宿和游览活动上;旅游能耗和碳排放量都未达到全球水平,旅游业仍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先锋产业;自2010年来旅游能耗及碳排放增幅同比逐年下降,但在全省总能耗及碳排放占比中却逐年上升,说明旅游业节能减排空间大于全省节能减排空间,旅游低碳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旅游交通是旅游能耗和碳排放的最重要领域,游览活动是能耗和碳排放量增幅最大的环节。因此,该省旅游节能减排的主要方向是降低旅游交通的能耗和碳排放,提高交通能源利用效率是旅游业节能减排的优先方向:同时,要在游览活动环节区别对象侣导分层低碳消费。[关键词]旅游业能耗碳排放山东[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一3642(2015)02一0031一07D0:10.13392j.cnki.zgqd.2015.02.0062010年,中国跃居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国家之超过10.8亿人,该组织预测:到2030年,全球国际首,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碳排放现状和碳减排措施密旅游人数将达到18亿人)。近30多年来,山东省切关注。据中国科学院《中国能源报告(2008):碳排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实放研究》提供的数据:2005年,山东省在规模以上工现第3个千亿元跨跃,在全国排名由第6次跃升至业增加值跃居全国第一的同时,碳排放总量也位居第4位:2013年,国内外游客总人数达5.48亿人全国首位,全国增加的碳排放总量中有15.51%源次,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自于山东省,山东省碳排放量占全国的比重远远高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全球温于GDP总量的比重)。2012年政府发布《中国“十度的持续升高与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增长密切相关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规定山东省在(Pielke,etal.,2008)),全球旅游业排放的二氧化“十二五”规划期间碳排放强度要在2010年的基础碳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44%(Peeters,上下降14%,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山东经济发展Dubois,2010),预计这一排放量将会持续增长趋势。(Lin,2010))。减少旅游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前提条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据世件是摸清旅游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本研究以山界旅游组织统计显示:2013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已东省为例,借鉴已有关于旅游业碳排放研究成果,初*本文为“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J10WH53)”成果:院级平台资助项目“蓝色经济背景下旅游业低碳发展研究”(12-B7)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2014-11-09作者简介:纪培玲,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齐洪利,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31(C)1994-202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中共青鸟市委党校青鸟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CINGDAO MUNICIPAL COMMITTEENo.2,2015步估算山东省旅游业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界旅游者交通碳足迹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李为省域层面上节能减排和低碳旅游提供参考依据。鹏等对昆明市四星级酒店住宿产品碳排放进行计算一、研究进展与方法和分析)。汪清蓉、李鹏分别以云南香格里拉旅游(一)研究进展线路和海南经典旅游线路为研究对象,对其温室气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体的排放进行了研究]。济”概念,引发了全球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和实践,与国内外虽然对旅游业碳排放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此同时,研究领域拓展到了旅游业。而“低碳旅游”成果,但省域尺度上的学术成果相对较少,针对山东的正式提出则是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自此低省旅游碳排放估算的研究非常薄弱。本文以山东为碳旅游就成我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至今已研究样区,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估算旅游业碳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通过梳理发现:国外学者对排放总量情况及结构布局,为省级层面旅游业开展该内容的研究集中于旅游业碳排放测定、旅游业减节能减排和推进低碳旅游提供参考依据。碳措施及公众对低碳旅游的态度等;国内学者则关(二)研究方法注低碳旅游的概念、发展思路、评价体系及应用方面到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关于旅游的研究。业能源消耗和CO2排放量估算的系统性方法,在既要实现低碳旅游,首先需要摸清旅游业碳排放有的相关研究中,一般采用两种方法:“自上而下”法的具体情况,所以估算或测定碳排放量就成为低碳和“自下而上”法2]。目前中国还没有形成能够旅游定量研究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条件。国外旅游业被官方和学界一致认可的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采碳排放研究比较深人、细致,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旅用“自上而下”法估算旅游业的能耗和CO2排放量游交通、酒店和旅游景区。例如,Dubois等研究指难度较大。因此,本文借鉴贝肯和帕特森的实证研出,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碳排放的主要环节,而航空交究法,即通过文献回顾、资料整理和调查研究,明确通则被称为“高碳”出行方式,收取碳税对长途旅游了旅游业能耗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旅游交通、者和短途旅游者影响较大,但对中途旅游者影响较旅游住宿、游览活动),在此基础上,采取先分解后加小。酒店住宿产品的碳排放主要来自运营期,约总的方法对各个重点领域以及整体旅游产业的能占整个生命周期的72.71%)。Susanne等(2003)耗/CO2排放量进行自下而上的测度。具体计算方从国家尺度层面对新西兰国际航空客运、住宿业及法可表述为:旅游活动的能耗和碳排放水平进行了研究,新西兰C=Cr十CH十CR(1)国际旅游者的能耗约为国内旅游者的四倍,其中旅式(1)中,C为旅游业能耗/CO2排放总量:Cr游交通占据了能耗的65%一73%)。Kelly(2007)表示旅游交通能耗/CO2排放量,CH表示酒店住宿对加拿大滑雪胜地威斯勒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水平能耗/CO2排放量,C:表示游览活动能耗/CO2排进行了研究)。放量。国内旅游业碳排放的研究起步较晚,从宏观到(2)微观可依次分为国家层面、区域旅游目的地、旅游企业(旅游线路)等。例如,石培华等首次对中国旅游式(2)中,P:为第i类交通方式(公路、民航、铁业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初步估算:王路、水运)的旅客周转量(pkm);A:为i类交通方式凯等对中国旅游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耦合关系进行的单位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公路、民航、铁路和研究]。谢园方对江苏、浙江和上海三地旅游业碳水运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分别为133g/pkm,137g/排放进行测度和对比分析:汪清蓉等])分别对pkm,27g/pkm,106g/pkm:根据国外多项研究,上深圳市、江西省、江苏省、澎湖列岛等地旅游业能耗述四类交通方式的单位能耗分别是汽车1.8M/和碳排放进行了研究:吴普对海口市旅游交通能耗pkm,飞机2.0MJ/pkm,火车1.018M/pkm,其他和二氧化碳排放进行测算研究日。罗芬等对张家Q918M/pkm;y:为i类交通方式的客流量中旅游32(C)1994-202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